5月6日,著名影评人王志钦老师(笔名肥内)来到重庆移通学院綦江校区,在电影评论中心与名师讲堂的联合组织下,开展了一场以“开场的艺术”为主题的电影讲座,60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了讲座。
王志钦老师以“如何撰写一篇影评”做为切入点,提醒同学们应该着重观看电影的“开场”,因为“开场”奠定了影片的基调,决定了影片的方向。随后他以丰富的电影案例,从多个纬度、多重视角,建构起解码电影“开场”的多元路径,揭示出开场镜头作为全片母题容器与风格锚点的艺术价值。通过王志钦老师的细致讲解,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了专业的拉片技能。(文末附有片单)

接下来看看同学们的收获与感想:
肥内老师的讲座让大家意识到,一部电影的灵魂或许早已在第一个镜头里悄然埋下伏笔。《后窗》里那只悠哉走过窗台的猫,看起来无用却暗藏机锋。希区柯克用这团毛茸茸的生命划定了窥视的边界,镜头跟随猫咪游走于庭院,观众的视线被自然引导至杰弗瑞的视野,人与猫的双重凝视构成了观影心理的微妙隐喻。《偷自行车的人》中,朋友呼唤主角时始终有在画框边缘的母亲与婴儿,是一幅静默的社会寓言。婴儿的存在不仅暗示主角尚未摆脱的"孩子气",更在底层生活的奔忙中投射出未被言说的责任与脆弱,那个始终没有完全进入镜头的母亲,是主角困境的视觉化注脚。《有梦想的男人》的片头,当周围男人对美女投以灼热目光,主角却兀自望向远方,这个对比性的开场瞬间勾勒出人物的精神特质,他的"不看"正是对世俗标准的隐性反叛,片头的视觉语言比台词更易刻画出理想主义者的孤独轮廓。《复仇者联盟2》用巧妙的叙事衔接让新观众也能融入漫威宇宙,优秀的片头总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对电影世界的引渡。《秋刀鱼之味》片头,老友们讨论着“女儿总要嫁人”的陈词滥调。《一代宗师》雨夜打戏中光影交织的武学意境,或者是《欢愉》这些片头不再是简单的序幕,而是导演预埋的揭露社会的密码,等待有心的观众在观看后续的叙事中发现。
——戏剧影视学院 2023级电影制作1班 王盈

肥内老师将电影一个一个的慢慢播放,逐步讲解。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偷自行车的人》,他分析了主人公后面那对母子和打水的人,告诉我们这并不是巧合,而是导演刻意设计的,让我知道原来某一个不经意的镜头背后可能隐藏着许多背景信息。另外在《后窗》开头,有一只猫咪出现,他强调猫咪一般温顺地出现的时候,给人一种很神秘的感觉,狗狗一般很活泼地出现的时候,给人一种很高调的感觉。电影当中猫咪在晚上慢悠悠走上台阶,配上音乐很静谧,而小狗的镜头则是在午后,明亮的阳光让人感受到很愉悦。这些细微的镜头我之前都没有感受到,让我明白了看电影就需要慢慢品鉴,而不是囫囵吞枣。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2023级通信工程10班 董秋菊
作为热爱电影的学生,我很期待肥内老师带给我们专业视角下的电影讲解,这次让我感受到了现场拉片的魅力。同时,肥内老师的所选的影片也深深吸引着我。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偷自行车的人》,肥内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在影片中那个抱着孩子的母亲在镜头里的作用,配合电影里的情节,我更深刻地领悟了导演的意图,过去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并没有注意到这一细节,从这里我感觉到了切片的魅力,能看到平时看电影时注意不到的细节。还有小津安二郎导演的《秋刀鱼之味》,这种固定机位拍摄的画面我格外喜欢,仅仅前面几分钟,我就爱上了这部电影,回去一定要补上!
——计算机学院 202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2班 达吾然·多力坤

肥内老师准备了十多个片子的开头,一帧一帧精细地为我们分析。在《一代宗师》的讲解里,一段打斗场面处处溅起的水花和唯美画面,告诉我们身体在电影中的应用以及电影艺术的博大精深。在《晨时空虚的我》的开头,一位少女孤身从桥边走过的片段在肥内老师细腻的分析下,让我豁然开朗,他为我们讲解了这部片中意象的概念,片中的桥象征着沟通和联系,而女孩一个人孤独地在桥上,暗示了女孩渴望保持一颗与外界交流的心。作为未来的一个电影工作者,我在肥内老师身上看到了一个大师级的专业影评人在对待学术上的独到的细致和钻研精神,颇值得我学习借鉴。
——远景学院 2023级戏剧影视文学1班 钟彦仪
《后窗》中,希区柯克通过独特视角,将偷窥与悬疑巧妙融合,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对真相的执着追求,也意识到生活中我们不经意的一眼就看到别人生活私密。《公民凯恩》独特的叙事结构,独特的画面内容。引出一个神秘人物的死亡。《晨时空虚的我》充满文艺气息,独特的叙事和情感表达让我感受到生活中那些难以言说的孤独与迷茫,影片时间对应着疫情后百废待兴,顺应了当时人们的情感心理。今天的拉片课程,让我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影评,对影片的解读也多了一些纬度,从时代、人物、叙事视角等方面去评价一个电影,受益匪浅。
——戏剧影视学院 2023级电影制作1班 汤馨叶

第一个影片《晨时空虚的我》的开头,肥内老师说那个女生的手机屏幕用的是系统自带的,说这是一种对于生活状态的不在意,我不知道是否是导演刻意而为之,因为我自己的手机壁纸也是系统自带的,有时候可能只是单纯的不在意或者没有精力去挑选壁纸,这是不是有一点过度解析呢?第二个印象很深的是《日曜日式漫步者》,电影作为第七艺术,想表达的内容不仅仅只局限于电影内容本身,更多的需要我们结合外来知识,比如当时的历史背景、环境等等,去了解那个年代风车诗社的故事。这也启发我,在解析一部片子时,需要注重分析时代背景,需要更多更强大的知识储备量。
——戏剧影视学院 2023级电影制作2班 陈舒悦

肥内老师的拉片片单:
1. 《晨时空虚的我》(2023),石桥夕帆
2. 《光之帝国》(2022),萨姆·门德斯
3. 《日曜日式漫步者》(2015),黄亚历
4. 《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2015),乔斯·韦登
5. 《阅后即焚》(2008),科恩兄弟
6. 《一代宗师》(2013),王家卫
7. 《有希望的男人》(2011),伊力·维伊德雷克
8. 《偷自行车的人》(1948),维托里奥·德西卡
9. 《欢愉》(1952),马克斯·奥菲尔斯
10. 《公民凯恩》(1941),奥逊·威尔斯
11. 《奥赛罗》(1951),奥逊·威尔斯
12. 《后窗》(1954),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13. 《秋刀鱼之味》(1962),小津安二郎
撰稿:杨永威、锐评俱乐部成员
图片:宋伟、名师讲堂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