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名家大讲坛->课堂时录->正文

【名家大讲坛】文明的回传

时间:2021年03月17日 21:40    来源:    作者:    阅读:

柔柔丝绸,悠悠路远,在古今文明的丝绸之路上传播的不仅仅是商品更是文化与信仰。3月16日晚上19点在缤果大剧院,让我们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姚崇新教授一起探寻丝绸之路上宗教传播的奥秘。

对于文化发展传播的考究大多数学者关注的都是外来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其实文化交流的互动是双向的,有来必有往。佛教随丝绸之路的开辟开始正式传入中国,而丝绸之路的进一步扩大出现了佛教回传的现象,由于时间的推移,使佛教的传播在空间上发展成自东向西的变化。

“回传”这点来看,重点是在汉地,以当时的佛教艺术西渐为主,自东向西。印度的佛教传到中国,完成了本土化的转变,有了中华化的发展趋势,逐渐凝聚成中国特有的文化形式,这也是为什么丝绸之路之所以会回传的原因之一。其二以唐朝佛教与佛教艺术为代表的汉地佛教在佛教艺术的“优势”比较明显,才出现了“回传”之说。与此同时受到了特定的历史环境的催化,堪称丝绸之路的起点-吐鲁番,享有“回传第一站”的称号。有考古研究表明,早在299年,中文写经在高昌郡发现;公元442年,北凉余部在高昌郡重建“大凉”政权,这表明汉地佛教和汉地佛教艺术都有了新发展,北凉的石塔更是极致的展现了汉地佛教中国化的成就。唐贞观十四年,唐灭高昌国建立西洲,随着宗教文化的反向传播,形成了特定时期的新式汉风洞窟;长寿元年,唐大破吐蕃,克服四周,达到顶峰;“四镇都统”的建立,也正面促进了唐代佛教与佛教艺术对西域的影响。

当然对于单一的传播来说,是达不到现如今的佛教盛行,这其中离不开所谓的“回传”。西域、中亚都是佛教早期的传播区域,因此在汉地佛教与佛教艺术传入之前,这些地区已经奠定佛教传播的基础,才会受到回传文化的影响。如今被我们所认知的观音、地藏、经变画、庐舍那法界像,都有传播和发展的趋向,为了更感性的认识到两者的相似度,添加了图文的对比,喀拉墩千手千眼像造型艺术直接就以对比的方式呈现在眼前,这种影响是从内地而带来的,十一面观音的由来,从表现上和造型上来看是受初唐时期的两津地区的影响;地藏,由地藏信仰传到了西域,才有了地藏与六道结合的构图方式。

“回传”的进一步向西延伸,与唐朝势力向中亚发展密不可分,当然在这发展的途中,造像的出现不是孤立的,是伴随着寺院和僧团的建立逐渐发展起来的,大云寺的建立,正标志着唐朝的汉化佛寺系统从西域进一步延伸到楚河流域。在慢慢映入眼前的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形式、有着装饰纹样的卷草纹、宝相花、团花出现,都看到了延伸的痕迹,以及回传带来的影响,要知道宗教艺术与世俗艺术是相关联的,就如唐朝以胖为美、丰满为美,而之后的菩萨像面部也是圆润的。

丝绸之路,一直以来都有很多种解读的方式,站在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来思考,上升到中华文明这一层面的,有助于我们扩宽了视野和解读古老文明的来龙去脉。

提问环节

:老师,您好!请问唐朝佛教与佛教艺术为代表的汉地佛教与佛教艺术传播进西域或中亚地区的优势是哪些?

:主要表现在汉地佛教和汉地佛教艺术的创新方面:宗派佛教如净土宗、密宗、华严宗等的传入进步丰富了西域、中亚地区的佛教思想内涵,向这些地区呈现出套全新的汉地大乘佛教思想体系;汉化佛寺系统的出现则为西域、中亚地区带来了全新的汉地僧纲制度和僧团修行实践。

 

 

 

(名师课堂办公室:胡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