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名师选修课->课堂时录->正文

【名师课堂】探寻仁忠之道,以德行天下

时间:2022年11月02日 19:00    来源:    作者:    阅读:

当世界被祛魅,永恒的裁判离场,人们不得不独自面对价值的冲突,承担起自由的重负。在道德的沉沦面前,是否如昆德拉所说:“一切被预先谅解了,一切就被卑鄙的许可了。”11月1日晚7点,“文化移通云课堂”播放了中国人民大学肖群忠教授的《儒家道德八讲》,带领同学们重温儒家道德观中的仁德和忠德,在这个复杂的世界,寻找内心坚定的力量。

从对“诸葛亮该不该取代刘禅”的讨论开始,肖群忠教授带领我们探索忠德和仁德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首先,肖教授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判应还原到历史场景。对关羽、岳飞等人的立庙祭祀,体现了中国人对道德价值的推崇。然而,从五四运动对传统道德的批判开始,人们对忠德一直有一个迷思,认为其是愚忠,将其作了狭义的理解。在肖教授看来,忠德的涵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来说,忠德指的是臣对君的政治道德;从广义上来说,忠德是作为人的普遍性道德。

接着,肖群忠教授从“臣子,臣民,人”三方面入手,剖析忠德的内涵。首先,作为臣子的忠德,即“为臣之忠”,核心要义是竭力奉君。“忠”作为臣德的道德观念经过了一系列演变——从春秋前期的君德到春秋中期演变为君臣之间对等的义务,即《论语八侑》中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战国后期,由于天下大乱,文人皆择主而臣,于是“忠”渐渐演化为了臣德。其次是作为臣民的“为民之忠”,其核心要义是报国兴群,在爱国人士的事迹及名言中,我们能感受到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爱国精神和文化传统。梁任公的“饮冰十年,难凉热血”,让无数爱国青年为之振奋。最后,关于“为人之忠”,核心是做人敬事。作为人,态度上应忠诚忠信,行为上尽己利人。戴震在《原善》中说:“竭所能之为忠。”意思是竭尽所能利人,便可以称做“忠”。对于忠德,我们应批判继承。不将其妖魔化,认为其是愚忠而将其抛弃。而应该对“忠”作现代性创新,在上下关系中让双方平等对待,各尽义务。

关于仁德,肖群忠教授先是提到,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将“爱”作为道德情感的源头。而“爱”便是“仁”。“仁”不仅重要,在儒家里,它更是众道德的源头。因此,肖群忠教授带领我们追问一个问题:何为“仁”?

肖群忠教授从五方面带我们理解“仁”的道德内涵,以此来把握“仁”的精神实质。其一,仁者爱人的道德情感。爱人的情感是仁的核心,“爱”囊括了诸如需要,如依恋、体贴、理解诸等要素。且“爱”作为伦理感情,必然导向实践。我们都知道,爱人不是靠说,父母温暖的早餐,情人贴心的呵护,在实际行动中,我们的爱才得以表达。肖群忠教授还通过比对中西的四种“爱”,突出儒家仁爱的特征。其二,亲爱、同情的人性根源。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人之为人的基本便是对他人的苦难抱有同情。其三,忠恕之道的行仁方式。作为思考和行为的方法,恕道即理解人,学会换位思考和理解他人。其四,克己复礼的实践规范。克己就是克制私欲和私心,复礼就是使自己的思考言行符合礼。由于礼的复杂性,肖群忠教授为我们提供了简便的理解——礼即社会通行规范的总和。其五,博施济众的奉献精神。这不仅是对士大夫、知识分子的要求,作为平常老百姓,我们更应借此来提升自己的奉献意识。

对于仁德的当代价值,肖群忠教授提出三点。一是以同情之心唤醒道德良知,用爱唤醒当今社会中的道德冷漠和麻木。二是以忠恕之道培养他人意识。在思想上换位思考,在行动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三是博施济众提升奉献意识。对于当代人来说,我们可以多参与志愿实践,将奉献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最后,肖教授以孔子之言结束今天的课程——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当我们呼唤仁,呼唤爱的时候,它不在天边,就在我们脚下。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如课程末尾肖群忠教授所放的歌词一样“再没有爱的沙漠,再没有心的荒原”。




名师课堂办公室:蔡冉 冉冰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