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名师选修课->课堂时录->正文

【名师课堂】用财经智慧,解生活难题

时间:2022年12月19日 19:00    来源:    作者:    阅读:

年少时,我们唱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许会隐隐约约对周围环境感到陌生,但这种对“附近”的漠视在如今似乎是一件常有的事情。我们关心球赛,关心明星的演唱会,却忘记了蔬菜的价格,忘记街角公园人群的闲谈。12月15日晚7点,“文化移通云课堂”播放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杨灿明教授以《生活中的财经学》为题的讲座,为同学们普及财政的基本知识,重新构建对“附近”的熟悉。

杨灿明教授幽默而不失深度,由浅入深地为我们讲解了财政的内容和与之相关的几个概念。各公共部门在为我们提供各类服务并耗费大量资金的同时,却无法直接地进行营利。面对这样的困境,杨灿明教授风趣地进行了一个假设:倘若公共部门都私自筹集资金,国防部有枪炮和子弹,收取资金还算容易。可是那些诸如政府、国有企业等“手无寸铁”的公共部门该怎么办?当然,这只是某种比喻,杨灿明教授是想告诉我们公共部门如果私自筹集资金,便容易使其性质私人化。此外,还会有重复劳动,效率降低等弊端。由此,才建立了专门的部门来进行管理,这便是财政。财政收入来源以税收、利润、收费和发行国债为主。税收占比最为庞大,它意味着一种权利和义务关系,但二者之间并不如收费那般对等。受到现实种种情况的影响,我们享受的公共服务和我们所交纳的税收并不能完全换算。当然税收具有某种强制性,公共服务也有保底的性质。

税收对我们的回馈处处可见,如地铁、植被、医保等回馈,这样的公共服务提高了我们的幸福感。因为国家性质,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公共的部分占比更大。与之相比,西方的资本主义在某些时刻,例如疫情时期,显得尤为冷漠。身处这样一个时代,一个金钱可以换算一切的时代,也许恰恰是因为中国自身的制度或是意识形态,才会有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情景。财政支出则是另一个重要的反面,如何使支出更贴合民意,效率更高?这里便要稍微引申下民主的概念。在古希腊时期,由于其城邦规模小的特性,实施的是直接民主,可是这样只能实现一种表面上的民意全覆盖。在现实中,特别是在中国当前国情下,我们拥有十几亿庞大的人口,只能实行间接民主,并以一种由地方到部门的结构来收集和统筹民意。如前文所说,国家性质会对财政造成影响,因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而我们还没有达到共产主义社会,这就意味着阶级差别并未消失,意味着财政也许会优先对待占据优势的阶级。杨灿明教授谨慎地指出上面所讲只是一种理论的推衍。

税收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一方面能覆盖广泛,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它可能会在某一方面显得有些许失调。或许我们能以耐心熬制几份理解,在它失调时给予关心。如英国作家切特斯顿所说:“社会乱象,根源在我。”我们要知道,我们不止分享了社会中有利的一面,这个社会的问题也有我们所有人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既是受害者,也是施暴人。这也许有点偏颇,但也不失为一种反思的角度。税收作为生活的一个方面,也许能让我们更加贴近生活。




名师课堂办公室:蔡冉 陆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