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名师选修课->课堂时录->正文

【名师课堂】从唐诗中寻找黄河故事

时间:2023年05月10日 21:43    来源:    作者:    阅读:

2020级软件工程12班的李耀扬同学在听完王士祥教授的讲座后感概道:“王士祥老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从唐代到现代,黄河对于中国人民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唐诗中是如何体现的。通过这场讲座,我意识到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不仅仅是一个自然地理景观,更是承载着历史文化和人民生命的重要象征。在唐代,黄河经常发生洪水,但是诗人们却用文学的方式表达了对黄河美丽和伟大的赞美之情。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更应该珍视黄河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并将其传承下去。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通过文学之美可以更好地表达人们对于家园的热爱和祝福。

在唐代诗人的笔下,黄河被赋予了深远、含蓄,而又激昂、豪迈的气质。唐诗中的黄河,桀骜不驯,慷慨悲壮,激昂豪迈,一如那个时代中的诗人。59日晚19:00,王士祥老师做客“文化移通——名师课堂”,在下里巴人剧场开展了名为《唐诗中的山水内蕴》的讲座,为学生们介绍了唐诗中的黄河。

首先,王士祥老师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黄河期间发表重要指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引出了这次讲座的主题——“唐诗中的黄河恋歌”。“黄河本是母亲河,墨客文人多咏歌。源自昆仑东入海,曾经混沌化清波”,王士祥老师用一首自己写的诗,表达了自己对黄河母亲河的敬畏之心,并引出了李白写的有关黄河的经典诗词,一首李太白的《公无渡河》更是解读出了李太白对于黄河的情结。王士祥老师以“国人胸怀”为主线,联系文人墨客,如李白借诗自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返”,以黄河之豪迈喻个人之洒脱,此时的黄河象征着灵魂,胸怀博大,纳圣贤之寂寞。

接着,王老师以壮丽辉煌的剧目“旗亭画壁”为例讲述了诗中的文人精神。相传唐玄宗开元年间,诗风日盛,不分朝野,无论官民,都喜欢吟诗唱曲。唐诗最初是按曲谱填词,供人吟诵和歌唱的。开元二十五年,同为著名边塞诗人的王之涣王昌龄高适都在东都洛阳游学,他们互相倾慕对方,这个故事发生在三人小聚唱和的时候,通过著名边塞诗人王之涣、王昌龄与高适唱和的画面,表现了盛唐诗人放达争衡、知己相契的精神风貌

最后,进入讲座提问环节,大家踊跃发言,彼此交换意见,现场氛围轻松融洽。王士祥老师激情横溢的讲述、凝心聚力的倾听,达到了授业解惑的课堂目的,在凝聚师生力量的同时,也引领学生不断实现自我认识、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人生目标。

课后提问环节

:黄河在唐诗中象征着什么?

:自古以来,黄河就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唐诗中的黄河意象也是其中的一部分。黄河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在唐诗中经常出现,它被诗人们用来表达生命的坚强、顽强不屈和坚定的意志等等。唐代的诗人们常常在诗中加入黄河意象,以引出深刻的含义,从而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文:赵子卓、张继西、陈雪梅

图:赵曼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