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名家大讲坛->课堂时录->正文

“普信”之惑:“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与成长之路”

时间:2025年03月13日 19:27    来源:    作者:    阅读:



活中,人们常受“幽灵震动”和“投射效应”等认知偏见影响,这些偏见在无形中塑造了我们的决策与行为模式。3月12晚19:00,四川外国语大日常生学李恒教授在下里巴人剧场开展了以《“普信”之惑: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与成长之路》为主题的讲座。

讲座伊始,李恒教授讨论了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认知偏见,如幽灵震动、过度解读他人行为和盲目相信某些广告词等现象。从中推断出语言中的相似性和这些偏见如何影响人们的决策。并因此提出了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克服这些偏见并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性。

接着,李恒教授讨论了过度自信与自信的区别,指出中国人在自信方面普遍欠缺,这与从小接受的中式教育有关。在此问题的基础上,李恒教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出了“竹子天花板”的概念,解释了东亚人在求职和职业晋升中遇到的独特障碍。那作为一名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如何避免或者消除这些障碍呢?李恒教授建议同学们积极参加辩论、演讲等项目来培养坚韧的心理品质,以克服社交恐惧和心理障碍。以打铁还需自生硬的原则鼓励大家珍惜青春,抓住当下的美好时刻。

讲座最后,李恒教授提出,面对过度自信偏见或其他不良情绪及认知偏见时,应当先理解其成因,正视并改正它们,用更健康的心态去迎接更好的生活和未来。他还鼓励同学们,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正确处理学业、就业和升学等方面的问题,努力拼搏出自己的完满未来。

课后提问环节

问:外语专业学生如何应对AI技术带来的就业挑战?
答:外语专业学生不应过于悲观,虽然AI技术可能取代部分翻译工作,但外语专业可以提供观察世界的不同视角,培养思维的多样性和开放性。建议结合其他专业,如考研时考虑跨学科方向,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时不要浪费时间,要努力提升自我,做到在任何专业领域都能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