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名家大讲坛->课堂时录->正文

探索“软”信息,智脑共发展

时间:2024年11月01日 21:43    来源:    作者:    阅读:


世界被“软”信息包围,将我们自己“物化”,软信息能超越文化和地域的限制,从而不受任何限制进行沟通往来。10月30日,蓝江老师应邀在下里巴剧场做客“文化移通——名家大讲坛”,为在座师生带来了《从幽灵对象到幽灵智能》的精彩讲座。蓝江老师带领我们探索人工智能背后掩藏的幽灵智能。并解释:无非是当代生产方式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产物。

讲座之初,蓝江老师从历史发展到如今科学技术上不断革新作为开场,对讲题中“幽灵智能”进行了解读。接着蓝江老师从3名优秀名人来阐述如何从幽灵对象过渡到幽灵智能。

韩炳哲《非物》中写道:“在被算法控制的世界里,人日益失去了他的行动力、他的自主性”。蓝江老师提到:我们的认知会受到信息环境的影响,非物的环境中就如同幽灵。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物化形式背后掩藏的“幽灵般的对象性”;赫拉利《未来简史》对人类信息的收集促进幽灵智能的诞生。一切东西都变得可计算、可预测和可控制,数据的挖掘揭示其相关关系。

讲座最后,蓝江老师通过分析得出人工智能数据化程度越来越高,其发展建立在语料库、算法、算力的基础上的结论。这种智慧体实际上是建立在人类个体的智能与自身分离基础上的,让这种分离成为可能的,就是巨大的算法平台及其高准确度的算力的物质基础。




课后提问环节

在“幽灵智能”时代的劳动市场发生了变化,那这些变化对就业职业结构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会使新兴职业涌现、职业结构升级,一些低技能、重复性高的工作岗位会逐渐被机器取代,而高技能、创新性强的工作岗位会逐渐成为主流。


文: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