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级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的马丹同学在听完郑劲松教授的讲座后有感而发:“中国民间四大爱情传说不仅是一段美丽动人的故事,更是中国人民对于爱情、对于人性的一种独特理解和追求。它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中国人民对于真挚感情的认可和尊重。”
2023年11月16日晚上七点,西南大学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副馆长,重庆市散文学会副会长郑劲松教授做客我校文化移通,于贤者楼131多功能报告厅开展《热点文化现象与写作观察》的主题讲座。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中国民间文化,了解中国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生命力,为同学们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帮助更好地理解世界和人生。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富含浪漫气息的古诗词流传于民间,散发着独特魅力。郑劲松教授讲述了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白娘子与许仙跨越物种的深厚情感、梁山伯与祝英台超越生死的爱情、孟姜女寻夫范喜良的尸骨而哭倒长城以及牛郎织女真挚的爱恋。那流传千年的传说,那感人至深的情节,无不让人心潮澎湃,无不让人荡气回肠,在古今时光交融中接受文化与灵魂的熏陶,承载着炎黄子孙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代代相传、历久弥新,永不凋零。

郑劲松教授从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揭示出民间的文化结构,包括显性结构和隐性结构,而民间文化背后的“隐性结构”并不完全表现出来,只是以某些破碎的片段,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强力渗透,艺术创作几近于图解政治。“人类是有共性的。”西方的这句名言,同样适用于古代中国,古典故事中的经典情节衍生出当代民风民俗和感情寄托。中国人民对于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展现了中国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生命力。无论是哪种形式、哪种题材,只要能够贴近人民生活、反映人民情感,都能够在民间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中华传统民间文化,经风雨,历坎坷。无论风雨如何,传统民间文化是我们内心的坚守,如一块厚重的石碑,镌刻着民族的记忆。在讲座最后,郑劲松教授为同学们朗诵了他自己所写的诗《人妖之间》,他用朴实而真挚的言语告诉每一位同学:“无论是在何种情况下,真挚的爱都是值得我们去追求、去珍视,因为那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名师课堂办公室:马丹 吴秋菊 )
(图:林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