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文化传承与商业创新新路径
为助力我校师生了解非遗与国潮品牌融合逻辑,破解实践难题,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与商业创新实现共赢,10月22日14:00,六度空间内,张锐教授做客重庆移通学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国潮品牌建设的模式、路径与方法》主题讲座,为在场师生提供系统的理论指引与实践参考。

讲座开篇,张锐教授清晰界定国潮品牌、老字号与非遗的核心概念。他指出,国潮品牌是“中国文化内核+现代潮流表达”的结合体,像李宁将苏绣融入运动服饰、花西子以非遗微雕打造彩妆;老字号是传承独特技艺与文化的百年品牌,同仁堂、茅台等都是其中的典范;非遗则是依赖于人传承的技能类文化表现形式,涵盖传统手工艺、手工艺品等五大类。通过对三者关联的分析,听众能直观理解国潮品牌的文化根基。

张锐教授聚焦非遗老字号国潮化的“守正创新”,提出产品驱动、体验驱动、叙事驱动三大模式。以五芳斋为例,该品牌坚守粽子制作非遗技艺与端午文化之“正”,同时通过脑洞广告、跨界联名实现营销创新,成为老字号焕新的标杆案例。他还详细解读四步路径与五大实战方法,并强调“守正为根基,创新为活力”的辩证关系。

在“利用非遗创建新国潮品牌”与“非遗与现代品牌联合”两大板块,张锐教授分享朱炳仁·铜、端木良锦等案例,其中朱炳仁·铜将铜雕技艺转化为生活美学产品,端木良锦以木嵌工艺打造世界级奢侈品;同时,他还介绍IP授权、产品共创、生态共建三种联合模式,比如故宫文创与多品牌联名、花西子与苗族银饰技艺深度合作。本次讲座既深化了听众对非遗与国潮融合的认知,也为国货品牌从业者提供了实践思路,助力推动传统文化在现代商业领域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