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名师快讯->正文

在移通听讲座|中国著名影评人周黎明:深耕叙事艺术,做鉴赏家与实践者

时间:2025年10月15日 00:37    来源:    作者:    阅读:

电影故事的本质是以影像为载体,串联起符合人类情感逻辑或生活规律的情节和人物。核心是情感的联结器和认知拓展器,通过虚构或真实改编的叙事、传递情感共鸣、价值思考,或是满足观众对体验不同人生、探寻事件可能性的需求。2025年10月14日19:00,重庆移通学院文化移通——名师课堂主讲人周黎明老师,于綦江校区綦艺大剧院开展了《电影鉴赏》主题讲座,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兼具专业性与思辨性的电影故事鉴赏。

讲座伊始,周黎明老师以2025年国庆档期电影市场数据为切入点,揭示当前行业困境:档期总票房数和规模回落至十年前的水平,影片未实现票房与口碑的双爆发。其中《风林火山》虽凭借顶级美术置景获得“美得不可思议”的顶级评价,但却因为剧情晦涩,编导舍弃故事优先风格,最终票房仅7000万,豆瓣评分打出6.4分的成绩。这印证了“无故事支撑难成商业佳作”的观点,从而引出了电影中“故事的力量”的主题,进而提出电影究竟要不要讲故事这一疑问。对此周黎明老师表示:故事很重要,但故事不是最高境界。商业电影离不开故事,如果不在乎回本,确实可以藐视故事,但商业电影的投资需要庞大的观众流量,而吸引观众的关键就在于——故事。

讲座中,周黎明老师从人类发展视角讲述故事的重要性:自原始人篝火时,故事便兼具现实题材和造梦功能。周黎明老师认为讲故事是人类的刚需,同时讲故事也是有章法的,人类简史中认知革命的核心便是人类的虚构与叙事能力。电影‘虚构’与‘非虚构’的边界——纪录片,虽以真实为底色,但场景重现、故事组合等手法常涉及虚构。因此周黎明老师提出:虚构需坚守伦理道德,历史事件中的真实性是不可逾越的。此外,网络虚构一浪接一浪,对故事真伪性的辨别也更加困难。对此周黎明老师强调:故事的真伪,违背便是创新。若是想追求艺术突破,彻底“违背预期”需要以“不违背生活本质”为前提。

在讲座尾声的互动环节,周黎明老师与同学们积极互动。除了鼓励大家大胆提问或分享对电影故事的看法,还告诉同学们:每个人对电影的感观都没有对错之分,希望同学们激发自身对于电影的兴趣,吸收理解电影所带来的启发。此次讲座,搭建了电影鉴赏与叙事创作的交流平台,周黎明老师引导大家思考“故事”在艺术创作与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为大家后继的相关学习与实践提供了重要启发。